【2022师德标兵候选人风采】石化学院:李世友-在线欧洲杯买球

【2022师德标兵候选人风采】石化学院:李世友-在线欧洲杯买球

  • 作者:
  • 浏览量:
  • 来源:
  • 日期:2022-09-10

李世友,男,1980年8月出生,山东莱芜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过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主任等职务。现任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在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始终秉承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兰理工红柳精神,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入选了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陇原青年英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柔性引进)、陇原青年创新人才、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扬州市“绿扬金凤”创新人才等人才计划,获得了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兰州理工大学“三育人奖”、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优秀导师”、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师等荣誉,并作为第1完成人获得了2次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甘肃省专利二等奖、3次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扎根教学一线,爱岗敬业,勤奋创新

李世友同志先后为本科生开设《化工原理》(省级精品课程)、《化学工艺学》、《化工导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科研创新训练》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化工过程开发》、《化工新材料前沿讲座》等课程,并为博士研究生开设《能源转化工程》课程。主持完成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建成研究生重点学位课程1门——《化工过程开发》,参编普通高等学校化学工类“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化工原理实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

在“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他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思政等手段,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引领和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强化了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及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在“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他引导学生“要力行,知行合一”、“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勇于探索、敢于创造世界。在他的指导下,已有4名本科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4名本科生获得了“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5名本科生以第1作者发表了中文核心科技论文。此外,他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次,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获得李政道奖学金1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次,获得甘肃省高校三好学生1人次,获得“创新之星”项目立项2项,获得学校科研探索项目立项1项。

二、积极参与专业与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助力一流学科和高端平台建设

在大学中,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李世友同志作为系主任,在教务处的统筹领导及全系老师的紧密合作下,2016年完成并通过第一次化工专业认证工作;作为核心骨干,2019年完成并通过第二次专业认证工作;作为核心骨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8年首批入选学校红柳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并于2020年首批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他所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连续四年获得学校优秀基层组织奖励。

李世友同志担任兰州理工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学科建设分委员会委员,积极协助研究、制定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协助学校及石化院凝练特色,推进优势传统学科与前沿交叉学科深度融合,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技术优势凸显的一流学科。作为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扶持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他所负责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与工程”方向获得中期考核优秀(全校唯一)、终期考核优秀(全校共两个),确立了我校在省内电化学储能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作为核心成员,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一级博士点。作为负责人,联合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申报并获批“甘肃省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材料工程实验室”;作为副主任,申报并获批“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作为核心成员,参加我校与外单位合作建设的“甘肃省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实验室”、“甘肃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甘肃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的各项建设工作,有效提升了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极大促进了化工、材料等我校优势学科发展与行业技术革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深入融合。

三、潜心科研,锐意进取,积极推进我省锂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甘肃省大力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而储能电池关键技术攻关是加快我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西部地区镍、钴、锂等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李世友同志组建了一支扎根甘肃,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与工程研究团队,重点围绕锂电关键材料制备及产业化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卡脖子”难题开展工作,为推进我省锂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高性能锂电正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李世友同志所带领的团队开发出高功率型镍锰酸锂、长循环寿命型锰酸锂、高功率密度型镍钴锰/铝酸锂等系列产品,在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大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年增产值愈5亿元。

在新型电解液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方面,李世友同志所带领的团队开发出了二氟草酸硼酸锂、二氟磷酸锂等新型电解质锂盐的制备技术,并建立起了与之适配的电解液体系,将电解液的温度适用范围由-30— 55℃拓宽到-40— 65℃。成果在江苏金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朝阳永恒化学有限公司实现转化。

近年来,李世友同志共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主持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13项,主持企业技术开发课题20余项;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arbon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收录22篇、二区收录29篇,高被引论文1篇,单篇影响因子>20论文2篇;获发明专利14件(实现转化4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

四、积极承担社会职责,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高校教师不仅要为社会育人才,还应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兼任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主任(2021.01至今)、甘肃省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2017.07至今)、甘肃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2019.01至今)、青海省低温锂离子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8.07至今)、新能源材料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中心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会员等职务期间,李世友同志积极带领团队教师走出高校,走入企业,共同建设成了一批兼具理工大学科特色及地方产业特色的成果转化基地,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李世友同志组织召开了“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学科建设环境与能源化工建设论坛”、“电化学储能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发展论坛”、“能源科学与电化学工程学术会议”、“第二届甘肃省化工学者与企业家论坛”、“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会”等会议,并通过材视科技网络平台进行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界面调控研究”专题讲座,通过清华大学锂离子电池前沿技术基础讲座平台进行了“锂离子电池碳负极表面sei膜的形成与演化”专题讲座,累计受益2万余人次。这促进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的有效沟通,实现了信息、技术、人才等的共享,促进了化工学科尤其电化学储能技术与工程学科方向的健康、高效、高质量发展。

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再到站好讲台,在从教的14年时间里,李世友同志一直在努力着,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成长的领航员、做专业建设的铺路石、做学校发展的建设者。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兰工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86-0931 )-2973715

彭家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 86-0931 )-2973715

在线欧洲杯买球 copyrights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欧洲杯买球的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网站地图